关于没有责任心的成语(16个)

  • 1、

    草菅人命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释义: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 2、

    吃里扒外 [ chī lǐ pá wài ]

    释义: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 3、

    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 4、

    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5、

    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6、

    互相推诿 [ hù xiāng tuī wěi ]

    释义: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出处: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

  • 7、

    开柙出虎 [ kāi xiá chū hǔ ]

    释义: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8、

    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释义: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 9、

    聊以塞责 [ liáo yǐ sè zé ]

    释义: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出处:《宋史纪事本末》卷八二:“又有泛论君德、时事,皆取其陈熟缓慢、略无撄拂者言之。或问之,则愧谢曰:‘聊以塞责耳。’”

  • 10、

    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释义: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 11、

    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释义: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 12、

    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释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 13、

    问诸水滨 [ wèn zhū shuǐ bīn ]

    释义: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14、

    消极怠工 [ xiāo jí dài gōng ]

    释义: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 15、

    避重就轻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释义: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16、

    没心没肺 [ méi xīn méi fèi ]

    释义:没心眼儿,不用心。或指没心肝,没良心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