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惊什么色的成语(20个)

  • 1、

    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2、

    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 3、

    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 4、

    惊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释义: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 5、

    惊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释义: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 6、

    面不改容 [ miàn bù gǎi róng ]

    释义:指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 7、

    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8、

    神色不惊 [ shén sè bù jīng ]

    释义: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 9、

    心惊胆战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 10、

    心惊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释义: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 11、

    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12、

    惊慌失色 [ jīng huāng shī sè ]

    释义: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 13、

    惊惶失色 [ jīng huáng shī sè ]

    释义: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出处:元·孔齐《至正直记·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手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

  • 14、

    满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ū ]

    释义:丝毫不在意。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 15、

    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 16、

    面如土色 [ miàn rú tǔ sè ]

    释义: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关联主:“孙婆只道被俞良所告,惊得面如土色。”

  • 17、

    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释义: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18、

    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释义: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金史·颜盏门都传》

  • 19、

    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释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20、

    大吃一惊 [ dà chī yī jīng ]

    释义: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