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说话不好听的成语(10个)

  • 1、

    不冷不热 [ bù lěng bù rè ]

    释义: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2、

    胡搅蛮缠 [ hú jiǎo mán chán ]

    释义: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 3、

    尖酸刻薄 [ jiān suān kè bó ]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

  • 4、

    拒人千里 [ jù rén qiān lǐ ]

    释义: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5、

    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6、

    爱理不理 [ ài lǐ bù lǐ ]

    释义: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 7、

    语无伦次 [ yǔ wú lún cì ]

    释义: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 8、

    冷嘲热讽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释义: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 9、

    叽叽喳喳 [ jī jī zhā zhā ]

    释义:语音杂乱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 10、

    污言秽语 [ wū yán huì yǔ ]

    释义: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秽语嘲骂不说,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