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事有共同之处的成语有哪些(8个)

  • 1、

    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2、

    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 3、

    毫无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释义: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4、

    相提并论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释义: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5、

    小异大同 [ xiǎo yì dà tóng ]

    释义: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 6、

    异曲同工 [ yì qǔ tóng gōng ]

    释义: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7、

    同工异曲 [ tóng gōng yì qǔ ]

    释义: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处:唐·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8、

    如出一辙 [ rú chū yī zhé ]

    释义: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