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成语(7个)

  • 1、

    嗷嗷待哺 [ áo áo dài bǔ ]

    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 2、

    饿莩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释义: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3、

    饥不择食 [ jī bù zé shí ]

    释义: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 4、

    饥肠辘辘 [ jī cháng lù lù ]

    释义: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5、

    望眼欲穿 [ wàng yǎn yù chuān ]

    释义: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 6、

    众口嗷嗷 [ zhòng kǒu áo áo ]

    释义: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说什么贫不忧愁富不骄,赤紧的众口嗷嗷。”

  • 7、

    忍饥挨饿 [ rěn jī āi è ]

    释义: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4回:“忍饥挨饿进庙杀僧,少水无茶开门揖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