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常见的成语有什么(13个)

  • 1、

    倒屣相迎 [ dào xǐ xiāng yíng ]

    释义: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 2、

    都中纸贵 [ dū zhōng zhǐ guì ]

    释义: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出处: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 3、

    古调不弹 [ gǔ diào bù tán ]

    释义: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出处: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4、

    壶浆塞道 [ hú jiāng sāi dào ]

    释义: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5、

    轰动一时 [ hōng dòng yī shí ]

    释义: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出处:鲁迅《马上日记》:“治好了走出,没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轰动一时了。”

  • 6、

    家家户户 [ jiā jiā hù hù ]

    释义: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 7、

    山高水险 [ shān gāo shuǐ xiǎn ]

    释义: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 8、

    万人空巷 [ wàn rén kōng xiàng ]

    释义: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 9、

    万头攒动 [ wàn tóu cuán dòng ]

    释义: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时候虽早,那看榜的人,却也万头攒动。”

  • 10、

    席地而坐 [ xí dì ér zuò ]

    释义:泛指在地上坐。

    出处:《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 11、

    喜闻乐见 [ xǐ wén lè jiàn ]

    释义: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 12、

    穷乡僻壤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释义: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13、

    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释义: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