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喉咙干渴极了的成语(7个)

  • 1、

    唇焦口燥 [ chún jiāo kǒu zào ]

    释义: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 2、

    口燥唇干 [ kǒu zào chún gān ]

    释义: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3、

    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释义: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4、

    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5、

    唇焦舌敝 [ chún jiāo shé bì ]

    释义: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 6、

    舌敝唇焦 [ shé bì chún jiāo ]

    释义: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 7、

    烟熏火燎 [ yān xūn huǒ liǎo ]

    释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