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所有的成语(17个)

  • 1、

    参天贰地 [ cān tiān èr dì ]

    释义:为《易》卦立数之义。后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同“参天两地”。

    出处:《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2、

    兼容并包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释义: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3、

    兼收并蓄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释义: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4、

    兼而有之 [ jiān ér yǒu zhī ]

    释义: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出处:《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5、

    兼容并蓄 [ jiān róng bìng xù ]

    释义: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出处: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 6、

    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释义: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 7、

    无所不包 [ wú suǒ bù bāo ]

    释义: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荡胸’句,言其量之无所不包。”

  • 8、

    无奇不有 [ wú qí bù yǒu ]

    释义: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 9、

    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释义: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10、

    无所不有 [ wú suǒ bù yǒu ]

    释义: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 11、

    席卷天下 [ xí juǎn tiān xià ]

    释义: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12、

    洋洋大观 [ yáng yáng dà guān ]

    释义: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出处:《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 13、

    一应俱全 [ yī yīng jù quán ]

    释义: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 14、

    左道旁门 [ zuǒ dào páng mén ]

    释义: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 15、

    包举宇内 [ bāo jǔ yǔ nèi ]

    释义: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16、

    包罗万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释义: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17、

    囊括四海 [ náng kuò sì hǎi ]

    释义: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