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情愿下的成语(11个)

  • 1、

    赶鸭子上架 [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

    释义: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 2、

    迫不得已 [ pò bù dé yǐ ]

    释义: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 3、

    情非得已 [ qíng fēi dé yǐ ]

    释义: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 4、

    身不由己 [ shēn bù yóu jǐ ]

    释义: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

  • 5、

    推三阻四 [ tuī sān zǔ sì ]

    释义:找各种借口推托。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我如今并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

  • 6、

    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释义: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 7、

    勉为其难 [ miǎn wéi qí nán ]

    释义: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为其难。”

  • 8、

    权宜之计 [ quán yí zhī jì ]

    释义: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出处:《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9、

    离乡背井 [ lí xiāng bèi jǐng ]

    释义: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 10、

    力所不及 [ lì suǒ bù jí ]

    释义: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出处: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 11、

    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