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传授很多知识的成语(27个)

  • 1、

    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2、

    传道受业 [ chuán dào shòu yè ]

    释义: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3、

    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4、

    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5、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6、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7、

    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8、

    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9、

    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10、

    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11、

    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2、

    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13、

    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14、

    衣钵相传 [ yī bō xiāng chuán ]

    释义: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 15、

    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 16、

    谆谆教导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释义: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17、

    不厌其烦 [ bù yàn qí fán ]

    释义:厌:嫌。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 18、

    栋梁之才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出处:

  • 19、

    名师出高徒 [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

    释义: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出处: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20、

    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21、

    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22、

    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释义: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23、

    孺子可教 [ rú zǐ kě jiào ]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24、

    不辞辛劳 [ bù cí xīn láo ]

    释义: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他今天不辞辛劳跑来给瓦其尔‘报信’。”

  • 25、

    文思敏捷 [ wén sī mǐn jié ]

    释义:以前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的。现基本上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

    出处:

  • 26、

    费尽心思 [ fèi jìn xīn sī ]

    释义: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27、

    踏踏实实 [ tā tā shí shí ]

    释义: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咱心里踏踏实实,胆正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