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四川省的成语(24个)

  • 1、

    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 2、

    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释义: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3、

    得陇望蜀 [ dé lǒng wàng shǔ ]

    释义: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4、

    鸾翔凤集 [ luán xiáng fèng jí ]

    释义: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出处: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 5、

    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释义: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 6、

    人杰地灵 [ rén jié dì líng ]

    释义: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7、

    人稠物穰 [ rén chóu wù ráng ]

    释义:稠:稠密,多。穰:丰盛。人口众多,物产丰盛。形容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出处: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人稠物穰景非常,真乃是鱼龙变化之乡。”

  • 8、

    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9、

    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释义: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10、

    少见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释义: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出处:《抱朴子·神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汉·牟融《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 11、

    蜀犬吠日 [ shǔ quǎn fèi rì ]

    释义: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12、

    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13、

    天下第一 [ tiān xià dì yī ]

    释义: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后汉书·胡广传》:“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 14、

    沃野千里 [ wò yě qiān lǐ ]

    释义: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出处:《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 15、

    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释义: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16、

    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释义: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处: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 17、

    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释义: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出处: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 18、

    穷乡僻壤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释义: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19、

    贪心不足 [ tān xīn bù zú ]

    释义: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 20、

    通都大邑 [ tōng dū dà yì ]

    释义: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出处: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 21、

    鱼米之乡 [ yú mǐ zhī xiāng ]

    释义: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 22、

    邑犬群吠 [ yì quǎn qún fèi ]

    释义: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 23、

    雄师百万 [ xióng shī bǎi wàn ]

    释义: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出处:《宣和遗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师百万,占了中原。”

  • 24、

    天府之土 [ tiān fǔ zhī tǔ ]

    释义:天府:天然的仓库。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