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实话不做作的成语(27个)

  • 1、

    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2、

    胶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释义: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3、

    举止大方 [ jǔ zhǐ dà fāng ]

    释义: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 4、

    烂熳天真 [ làn màn tiān zhēn ]

    释义: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做作。

    出处:元·李伯瞻《殿前欢·省悟》曲:“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

  • 5、

    拿腔作势 [ ná qiāng zuò shì ]

    释义:装模作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五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命人点了蜡烛,拿腔作势的抄写。”

  • 6、

    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7、

    歪门邪道 [ wāi mén xié dào ]

    释义: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 8、

    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īn ]

    释义: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 9、

    惺惺作态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 10、

    虚张声势 [ xū zhāng shēng shì ]

    释义: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 11、

    贻笑大方 [ yí xiào dà fāng ]

    释义: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2、

    以辞害意 [ yǐ cí hài yì ]

    释义: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13、

    优游自在 [ yōu yóu zì zài ]

    释义:指悠闲舒适。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

  • 14、

    装模作样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释义: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出处:宋·史浩《荆钗记传奇》:“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 15、

    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释义: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 16、

    造作矫揉 [ zào zuò jiǎo róu ]

    释义:犹言矫揉造作。

    出处: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 17、

    别来无恙 [ bié lái wú yàng ]

    释义: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出处:《元曲选·冻苏秦》:“岂知你故人名望,也不问别来无恙。”

  • 18、

    挢揉造作 [ jiǎo róu zào zuò ]

    释义:矫揉造作。指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饶州神童》:“按如此教小儿,可谓挢揉造作矣。”

  • 19、

    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20、

    得天独厚 [ dé tiān dú hòu ]

    释义: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出处: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21、

    矫揉造作 [ jiǎo róu zào zuò ]

    释义: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 22、

    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23、

    弄虚作假 [ nòng xū zuò jiǎ ]

    释义:耍花招欺骗人。

    出处:廖鲁言《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也应该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

  • 24、

    南郭先生 [ nán guō xiān shēng ]

    释义: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出处:《晋书·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 25、

    实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释义: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26、

    招摇撞骗 [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

    释义: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出处:《清会典事例·七四八·刑部·吏律职制》:“学臣应用员役,傥有招摇撞骗及受贿传递等弊,提调官不行访拿究治者,亦交部议处。”

  • 27、

    矜情作态 [ jīn qíng zuò tài ]

    释义:作态:故意作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