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实承认的成语(67个)

  • 1、

    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2、

    安份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 3、

    诚心实意 [ chéng xīn shí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 4、

    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5、

    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 6、

    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7、

    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释义: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 8、

    浑俗和光 [ hún sú hé guāng ]

    释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 9、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释义: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10、

    乐天知命 [ lè tiān zhī mìng ]

    释义: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出处:《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11、

    安分守常 [ ān fèn shǒu cháng ]

    释义: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12、

    人弃我取 [ rén qì wǒ qǔ ]

    释义: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13、

    仁至义尽 [ rén zhì yì jìn ]

    释义: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14、

    忍气吞声 [ rěn qì tūn shēng ]

    释义: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 15、

    忍辱负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释义: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16、

    仁心仁闻 [ rén xīn rén wén ]

    释义: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 17、

    仁言利博 [ rén yán lì bó ]

    释义: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 18、

    忍辱含羞 [ rěn rǔ hán xiū ]

    释义: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19、

    惹是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20、

    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释义: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21、

    善气迎人 [ shàn qì yíng rén ]

    释义: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出处:《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22、

    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释义: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23、

    绳趋尺步 [ shéng qū chǐ mù ]

    释义: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出处:《宋史·朱熹传》:“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 24、

    束身自好 [ shù shēn zì hào ]

    释义: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 25、

    思不出位 [ sī bù chū wèi ]

    释义: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出处:《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26、

    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释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 27、

    唾面自干 [ tuò miàn zì gān ]

    释义: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处:《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 28、

    万家生佛 [ wàn jiā shēng fó ]

    释义: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出处: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29、

    委曲求全 [ wěi qǔ qiú quán ]

    释义: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出处:《汉书·严彭祖传》:“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 30、

    温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释义: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 31、

    温润而泽 [ wēn rùn ér zé ]

    释义: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出处:《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 32、

    温良恭俭让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33、

    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释义: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34、

    惺惺作态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 35、

    胸无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 36、

    于心何忍 [ yú xīn hé rěn ]

    释义: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 37、

    知书达礼 [ zhī shū dá lǐ ]

    释义: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 38、

    抱诚守真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释义: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 39、

    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释义: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 40、

    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释义: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41、

    精诚所至 [ jīng chéng suǒ zhì ]

    释义: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 42、

    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43、

    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释义: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44、

    菩萨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释义: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太平广记·俊辩类二》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45、

    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释义: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46、

    直言不讳 [ zhí yán bù huì ]

    释义: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47、

    软玉温香 [ ruǎn yù wēn xiāng ]

    释义: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

  • 48、

    涸泽之蛇 [ hé zé zhī shé ]

    释义: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

    出处: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 49、

    温良恭俭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

  • 50、

    老实疙瘩 [ lǎo shí gē dā ]

    释义:忠厚老实的人

    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五章:“也不要像你爹,一辈子是个老实疙瘩,受人欺负。”

  • 51、

    毫不含糊 [ háo bù hán hú ]

    释义:态度明确坚定

    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 52、

    知不诈愚 [ zhì bù zhà yú ]

    释义: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昧的人

    出处: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 53、

    立定脚跟 [ lì dìng jiǎo gēn ]

    释义: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1回:“你是个风流人儿,将来于这‘色’之一字,到要立定脚跟。”

  • 54、

    本本分分 [ běn běn fèn fèn ]

    释义:守本分,不越轨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 55、

    老老实实 [ lǎo lǎo shí shí ]

    释义:指为人诚实、本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

  • 56、

    含羞忍辱 [ hán xiū rěn rǔ ]

    释义: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且含羞忍辱,待报仇之后,死亦未迟。”

  • 57、

    谦恭仁厚 [ qiān gōng rén hòu ]

    释义: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愈加钦敬。”

  • 58、

    手滑心慈 [ shǒu huá xīn cí ]

    释义:慈:慈祥。手头慷慨,心地慈祥。指乐于助人

    出处:清·袁枚《与林远峰书》:“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 59、

    心醇气和 [ xīn chún qì hé ]

    释义: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出处: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 60、

    淑质贞亮 [ shū zhì zhēn liàng ]

    释义: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形容老实承认的词语(5个)

  • 安分守拙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
  • 脸软心慈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 思不出其位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 实心眼儿老实忠厚、不滑头的。
  • 赏善罚淫赏:奖赏;善:善良的;罚:处罚;淫:邪恶。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