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形容美的四字成语(98个)

  • 1、

    暗香疏影 [ àn xiāng shū yǐng ]

    释义: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2、

    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释义: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3、

    斑驳陆离 [ bān bó lù lí ]

    释义: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 4、

    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释义: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5、

    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6、

    窗明几净 [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

    释义:几:小桌。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出处:宋·苏辙《寄范文景仁》诗:“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

  • 7、

    春色满园 [ chūn sè mǎn yuán ]

    释义: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8、

    春光明媚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9、

    春山如笑 [ chūn shān rú xiào ]

    释义: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10、

    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11、

    灯火辉煌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 12、

    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释义: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 13、

    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释义: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14、

    纷红骇绿 [ fēn hóng hài lǜ ]

    释义: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 15、

    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释义: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16、

    风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释义: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晋书·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 17、

    风清月朗 [ fēng qīng yuè lǎng ]

    释义:风凉爽,月明亮。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 18、

    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释义: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19、

    粉装玉琢 [ fěn zhuāng yù zhuó ]

    释义: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 20、

    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释义: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21、

    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释义: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22、

    光怪陆离 [ guāng guài lù lí ]

    释义: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 23、

    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释义: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24、

    皓月千里 [ hào yuè qiān lǐ ]

    释义: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25、

    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 26、

    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释义: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27、

    花香鸟语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释义: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28、

    花容月貌 [ huā róng yuè mào ]

    释义: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29、

    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释义: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30、

    火树银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释义: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31、

    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释义:费尽脑筋。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 32、

    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朝圣殿中绛纱衣,金霞灿烂;彤廷阶下芙蓉冠,金碧辉煌。”

  • 33、

    锦绣河山 [ jǐn xiù hé shān ]

    释义: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 34、

    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释义: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处:

  • 35、

    炮火连天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释义: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 36、

    批红判白 [ pī hóng pàn bái ]

    释义: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出处: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

  • 37、

    奇光异彩 [ qí guāng yì cǎi ]

    释义: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 38、

    琪花瑶草 [ qí huā yáo cǎo ]

    释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王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 39、

    千岩竞秀 [ qiān yán jìng xiù ]

    释义: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40、

    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释义: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41、

    倾国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释义: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42、

    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43、

    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释义: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44、

    诗情画意 [ shī qíng huà yì ]

    释义: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 45、

    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释义: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46、

    水色山光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释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47、

    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释义: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48、

    万家灯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释义: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49、

    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释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50、

    五彩缤纷 [ wǔ cǎi bīn fēn ]

    释义: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51、

    五光十色 [ wǔ guāng shí sè ]

    释义: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出处: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 52、

    五颜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

    释义: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 53、

    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释义: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 54、

    悬灯结彩 [ xuán dēng jié cǎi ]

    释义: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两府中倶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 55、

    雪虐风饕 [ xuě nüè fēng tāo ]

    释义: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 56、

    烟波钓徒 [ yān bō diào tú ]

    释义: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处:《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 57、

    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释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 58、

    应接不暇 [ yìng jiē bù xiá ]

    释义: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 59、

    银河倒泻 [ yín hé dào xiè ]

    释义: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出处: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 60、

    莺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释义: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