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从不灰心的成语(16个)

  • 1、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2、

    低头丧气 [ dī tóu sàng qì ]

    释义: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 3、

    灰心丧气 [ huī xīn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 4、

    身无分文 [ shēn wú fēn wén ]

    释义: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 5、

    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释义: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6、

    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释义: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 7、

    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 8、

    心灰意懒 [ xīn huī yì lǎn ]

    释义:灰:消沉;懒:懈怠。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

    出处:元·乔吉《玉交枝·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9、

    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释义: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 10、

    心如死灰 [ xīn rú sǐ huī ]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1、

    心若死灰 [ xīn ruò sǐ huī ]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12、

    一蹶不振 [ yī jué bù zhèn ]

    释义: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13、

    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释义: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14、

    没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 15、

    看破红尘 [ kàn pò hóng chén ]

    释义: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形容从不灰心的词语(1个)

  • 丧气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垂头:耷拉着脑袋。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