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书法的成语(56个)

  • 1、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释义: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 2、

    春蚓秋蛇 [ chūn yǐn qiū shé ]

    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3、

    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释义: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4、

    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释义: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5、

    发凡起例 [ fā fán qǐ lì ]

    释义: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 6、

    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释义: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7、

    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释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8、

    画沙印泥 [ huà shā yìn ní ]

    释义: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出处: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 9、

    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10、

    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释义: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 11、

    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12、

    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13、

    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朝圣殿中绛纱衣,金霞灿烂;彤廷阶下芙蓉冠,金碧辉煌。”

  • 14、

    举例发凡 [ jǔ lì fā fán ]

    释义: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 15、

    渴骥奔泉 [ kě jì bēn quán ]

    释义: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16、

    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释义: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出处:《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 17、

    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 18、

    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 19、

    鳞次栉比 [ lín cì zhì bǐ ]

    释义: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周颂·良耜》:“穫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 20、

    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释义: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21、

    怒猊渴骥 [ nù ní kě jì ]

    释义: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22、

    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释义: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23、

    身临其境 [ shēn lín qí jìng ]

    释义: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出处: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 24、

    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释义: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 25、

    维妙维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释义: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出处: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

  • 26、

    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 27、

    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释义: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 28、

    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 29、

    颜筋柳骨 [ yán jīn liǔ gǔ ]

    释义: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 30、

    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31、

    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释义: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 32、

    一气呵成 [ yī qì hē chéng ]

    释义: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 33、

    跃然纸上 [ yuè rán zhǐ shàng ]

    释义: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 34、

    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 35、

    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释义: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36、

    不同凡响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释义: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 37、

    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释义: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38、

    初写黄庭 [ chū xiě huáng tíng ]

    释义:恰到好处的意思。

    出处: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 39、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40、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41、

    龙蛇飞动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释义: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 42、

    美女簪花 [ měi nǚ zān huā ]

    释义: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 43、

    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44、

    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释义: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45、

    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46、

    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释义: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 47、

    雕梁画栋 [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释义: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 48、

    举世闻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释义: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 49、

    鸾飘凤泊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释义: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 50、

    鸾翔凤翥 [ luán xiáng fèng zhù ]

    释义: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 51、

    绕梁三日 [ rǎo liáng sān rì ]

    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52、

    重峦叠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释义: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 53、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54、

    如锥画沙 [ rú zhuī huà shā ]

    释义: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出处: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 55、

    珠落玉盘 [ zhū luò yù pán ]

    释义: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