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教师节的有哪些成语(43个)

  • 1、

    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2、

    百世之师 [ bǎi shì zhī shī ]

    释义: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 3、

    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4、

    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5、

    德隆望重 [ dé lóng wàng zhòng ]

    释义: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6、

    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释义: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7、

    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8、

    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9、

    教无常师 [ jiào wú cháng shī ]

    释义: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10、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11、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12、

    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13、

    良工心苦 [ liáng gōng xīn kǔ ]

    释义: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 14、

    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15、

    能者为师 [ néng zhě wéi shī ]

    释义: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16、

    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17、

    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18、

    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释义: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19、

    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20、

    无济于事 [ wú jì yú shì ]

    释义: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 21、

    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22、

    先圣先师 [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

    释义: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 23、

    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24、

    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25、

    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26、

    研桑心计 [ yán sāng xīn jì ]

    释义: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 27、

    一字之师 [ yī zì zhī shī ]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 28、

    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29、

    因材施教 [ yīn cái shī jiào ]

    释义: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30、

    有教无类 [ yǒu jiào wú lèi ]

    释义: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31、

    言提其耳 [ yán tí qí ěr ]

    释义: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 32、

    业业兢兢 [ yè yè jīng jīng ]

    释义: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出处:《后汉书·明帝纪赞》:“显宗不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晋书·潘尼传》:“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

  • 33、

    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 34、

    教导有方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 35、

    良师诤友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

    释义: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出处:

  • 36、

    门墙桃李 [ mén qiáng táo lǐ ]

    释义: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 37、

    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释义: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 38、

    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39、

    别类分门 [ bié lèi fān mén ]

    释义: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

    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

  • 40、

    竭尽心力 [ jié jìn xīn lì ]

    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 41、

    方方面面 [ fāng fāng miàn miàn ]

    释义:事情或事物的多面

    出处: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