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行为非常粗暴的成语(14个)

  • 1、

    霸王风月 [ bà wáng fēng yuè ]

    释义: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 2、

    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 3、

    恶声恶气 [ è shēng è qì ]

    释义: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 4、

    和风细雨 [ hé fēng xì yǔ ]

    释义: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5、

    横蛮无理 [ hèng mán wú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13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 6、

    疾言遽色 [ jí yán jù sè ]

    释义: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7、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8、

    彬彬有礼 [ bīn bīn yǒu lǐ ]

    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 9、

    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 10、

    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11、

    细雨和风 [ xì yǔ hé fēng ]

    释义: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出处: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 12、

    风狂雨横 [ fēng kuáng yǔ héng ]

    释义: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风雨

    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 13、

    面冷言横 [ miàn lěng yán hèng ]

    释义:横:粗暴。面孔冷漠,说话蛮横

    出处:高阳《清宫外史》:“格尔思表示,条约改议,外国尚有之,罪使从古未有。面冷言横。”

  • 14、

    横头横脑 [ héng tóu héng nǎo ]

    释义:显得粗暴蛮横、自以为是的冒昧行为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