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的成语(14个)

  • 1、

    触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释义: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 2、

    唇齿相依 [ chún chǐ xiāng yī ]

    释义: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3、

    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4、

    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5、

    泥蟠不滓 [ ní pān bù zǐ ]

    释义: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 6、

    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释义: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7、

    山寒水冷 [ shān hán shuǐ lěng ]

    释义: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 8、

    乌烟瘴气 [ wū yān zhàng qì ]

    释义: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出处: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 9、

    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释义: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 10、

    面目全非 [ miàn mù quán fēi ]

    释义: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 11、

    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释义: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出处: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 12、

    出污泥而不染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 ]

    释义: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13、

    天昏地暗 [ tiān hūn dì àn ]

    释义: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出处: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14、

    污泥浊水 [ wū ní zhuó shuǐ ]

    释义: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