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无理取闹的成语(12个)

  • 1、

    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释义: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2、

    恶叉白赖 [ é chā bái lài ]

    释义:耍无赖,无理取闹。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3、

    胡搅蛮缠 [ hú jiǎo mán chán ]

    释义: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 4、

    据理力争 [ jù lǐ lì zhēng ]

    释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 5、

    强词夺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释义: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 6、

    忍气吞声 [ rěn qì tūn shēng ]

    释义: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 7、

    撒泼放刁 [ sā pō fàng diāo ]

    释义:耍赖撒野。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出处:《平妖传》第四回:“你却如此撒泼放刁,快快出去便休。”

  • 8、

    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 9、

    寻事生非 [ xún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引起纠纷。

    出处:艾芜《乌鸦之歌》:“现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来寻事生非,正愁找不着漏洞哩。”

  • 10、

    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 11、

    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12、

    无理取闹 [ wú lǐ qǔ nào ]

    释义: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

    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