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的不足的成语(24个)

  • 1、

    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2、

    才短思涩 [ cái duǎn sī sè ]

    释义: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适当书诏填委之时,才短思涩,目不暇给。”

  • 3、

    赶鸭子上架 [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

    释义: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 4、

    绠短汲深 [ gěng duǎn jí shēn ]

    释义: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5、

    力不胜任 [ lì bù shèng rèn ]

    释义:能力担当不了。

    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6、

    量小力微 [ liàng xiǎo lì wēi ]

    释义: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出处: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 7、

    落汤螃蟹 [ luò tāng páng xiè ]

    释义:汤:热水。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

  • 8、

    蚍蜉戴盆 [ pí fú dài pén ]

    释义: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 9、

    僧多粥少 [ sēng duō zhōu shǎo ]

    释义: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 10、

    少不经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释义: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 11、

    手忙脚乱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释义: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12、

    无能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释义: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13、

    新学小生 [ xīn xué xiǎo shēng ]

    释义: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 14、

    知小谋大 [ zhī xiǎo móu dà ]

    释义: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 15、

    褚小杯大 [ zhǔ xiǎo bēi dà ]

    释义: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出处:《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16、

    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17、

    不胜其任 [ bù shèng qí rèn ]

    释义: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 18、

    不经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释义: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19、

    初出茅庐 [ chū chū máo lú ]

    释义: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20、

    门可罗雀 [ mén kě luó què ]

    释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 21、

    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释义: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 22、

    兵微将寡 [ bīng wēi jiàng guǎ ]

    释义: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 23、

    寥寥无几 [ liáo liáo wú jǐ ]

    释义: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形容人的不足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