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笔迹写得好的成语(16个)

  • 1、

    春蚓秋蛇 [ chūn yǐn qiū shé ]

    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2、

    酣畅淋漓 [ hān chàng lín lí ]

    释义: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出处: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 3、

    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释义: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4、

    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 5、

    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6、

    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释义: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 7、

    不衫不履 [ bù shān bù lǚ ]

    释义: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出处: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 8、

    不修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释义: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 9、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10、

    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释义: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11、

    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释义: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 12、

    意在笔先 [ yì zài bǐ xiān ]

    释义: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 13、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14、

    层次分明 [ céng cì fēn míng ]

    释义: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处: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形容笔迹写得好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