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类精神品质的成语(72个)

  • 1、

    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2、

    不欺暗室 [ bù qī àn shì ]

    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3、

    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4、

    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5、

    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6、

    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释义: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 7、

    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释义: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 8、

    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释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 9、

    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10、

    浩气长存 [ hào qì cháng cún ]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出处:

  • 11、

    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释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12、

    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13、

    怀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释义: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14、

    蕙心纨质 [ huì xīn wán zhì ]

    释义: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 15、

    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释义: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16、

    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17、

    精金良玉 [ jīng jīn liáng yù ]

    释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 18、

    敬老慈幼 [ jìng lǎo cí yòu ]

    释义: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 19、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20、

    宽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21、

    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释义: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22、

    良金美玉 [ liáng jīn měi yù ]

    释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23、

    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释义: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 24、

    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 25、

    年高德劭 [ nián gāo dé shào ]

    释义: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 26、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7、

    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释义: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28、

    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释义: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 29、

    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释义: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30、

    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31、

    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 32、

    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释义: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33、

    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释义: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34、

    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释义: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35、

    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释义: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出处: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 36、

    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37、

    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释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38、

    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39、

    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 40、

    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释义: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 41、

    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释义: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42、

    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释义: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43、

    营私舞弊 [ yíng sī wǔ bì ]

    释义: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耐管带一味知道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 44、

    志士仁人 [ zhì shì rén rén ]

    释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45、

    忠心耿耿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释义: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46、

    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释义: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 47、

    坐怀不乱 [ zuò huái bù luàn ]

    释义: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 48、

    坐井观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释义: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49、

    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释义: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50、

    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 51、

    不同流俗 [ bù tóng liú sú ]

    释义: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射义》:“不从流俗。”

  • 52、

    不忘沟壑 [ bù wàng gōu hè ]

    释义: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 53、

    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释义: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54、

    宠辱不惊 [ chǒng rǔ bù jīng ]

    释义: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 55、

    高山景行 [ gāo shān jǐng xíng ]

    释义: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56、

    高情远致 [ gāo qíng yuǎn zhì ]

    释义: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 57、

    精忠报国 [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释义: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58、

    宽宏大度 [ kuān hóng dà dù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宏大度,何所不容。”

  • 59、

    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释义: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60、

    明德惟馨 [ míng dé wéi xīn ]

    释义: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