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赞扬忠烈的成语大全(19个)

  • 1、

    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 2、

    不辟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 3、

    错认颜标 [ cuò rèn yán biāo ]

    释义: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4、

    冬烘先生 [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

    释义: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5、

    威武不屈 [ wēi wǔ bù qū ]

    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 6、

    忧国忧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释义: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7、

    雍门刎首 [ yōng mén wěn shǒu ]

    释义: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出处: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

  • 8、

    烈士徇名 [ liè shì xùn míng ]

    释义: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 9、

    轰轰烈烈 [ hōng hōng liè liè ]

    释义: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 10、

    烈烈轰轰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释义: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 11、

    事与愿违 [ shì yǔ yuàn wéi ]

    释义: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12、

    漆女忧鲁 [ qī nǚ yōu lǔ ]

    释义: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出处: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 《列女传·仁智传》

  • 13、

    烈女不更二夫 [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释义: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 14、

    烈女不更二夫 [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释义: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 15、

    百炼之钢 [ bǎi liàn zhī gāng ]

    释义:炼:用加热的方法提纯。指久经烤炼、坚强不屈的人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 16、

    浩然正气 [ hào rán zhèng qì ]

    释义: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出处: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

  • 17、

    忠臣烈士 [ zhōng chén liè shì ]

    释义:指忠义刚烈的臣子

    出处:《隋书·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 18、

    忠孝节烈 [ zhōng xiào jié liè ]

    释义: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