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顾忌别人的感受的成语(15个)

  • 1、

    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2、

    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释义: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3、

    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释义: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4、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释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 5、

    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释义: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6、

    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释义: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出处:《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7、

    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释义: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 8、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释义: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9、

    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释义: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10、

    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11、

    依然故我 [ yī rán gù wǒ ]

    释义: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出处:唐·薛调《刘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 12、

    自行其是 [ zì xíng qí shì ]

    释义: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 13、

    无所忌惮 [ wú suǒ jì dàn ]

    释义:惮:怕。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出处:《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 14、

    狗胆包天 [ gǒu dǎn bāo tiān ]

    释义: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出处:《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