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的成语(28个)

  • 1、

    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释义: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2、

    奔逸绝尘 [ bēn yì jué chén ]

    释义: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 3、

    操纵自如 [ cāo zòng zì rú ]

    释义: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

  • 4、

    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5、

    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 6、

    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7、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8、

    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9、

    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10、

    力不从心 [ lì bù cóng xīn ]

    释义: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 11、

    力所能及 [ lì suǒ néng jí ]

    释义: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出处:晋·羊佑《诫子书》:“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

  • 12、

    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释义: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13、

    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4、

    缩手缩脚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释义: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 15、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释义: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16、

    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释义: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17、

    亦步亦趋 [ yì bù yì qū ]

    释义: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18、

    鹦鹉学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释义: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 19、

    照猫画虎 [ zhào māo huà hǔ ]

    释义: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 20、

    直情径行 [ zhí qíng jìng xíng ]

    释义: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处:《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21、

    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释义: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 22、

    不徐不疾 [ bù xú bù jí ]

    释义: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23、

    从心所欲 [ cóng xīn suǒ yù ]

    释义: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4、

    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

    释义: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25、

    名存实亡 [ míng cún shí wáng ]

    释义: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 26、

    百依百从 [ bǎi yī bǎi cóng ]

    释义: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出处:杨纤如《伞》:“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常办错事,喜爱他忠实听话,百依百从。”

  • 27、

    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释义: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