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特别没有意义的成语(29个)

  • 1、

    百无聊赖 [ bǎi wú liáo lài ]

    释义: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 2、

    尺壁寸阴 [ chǐ bì cùn yīn ]

    释义: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3、

    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释义: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4、

    洛阳纸贵 [ luò yáng zhǐ guì ]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5、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6、

    平心而论 [ píng xīn ér lùn ]

    释义: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

  • 7、

    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

    释义: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出处:《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 8、

    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释义: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出处:《四十二章经》二十:“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 9、

    死样活气 [ sǐ yàng huó qì ]

    释义:形容没有生气。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宁可向泼刺的妓女立正,却不愿意和死样活气的文人打棚。”

  • 10、

    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释义: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11、

    万念俱灰 [ wàn niàn jù huī ]

    释义: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 12、

    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释义: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 13、

    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释义: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 14、

    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释义: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 15、

    心如死灰 [ xīn rú sǐ huī ]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6、

    兴味索然 [ xìng wèi suǒ rán ]

    释义: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17、

    一呼百应 [ yī hū bǎi yìng ]

    释义: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 18、

    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19、

    一手遮天 [ yī shǒu zhē tiān ]

    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20、

    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释义: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21、

    半死半生 [ bàn sǐ bàn shēng ]

    释义: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出处: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 22、

    臭名远扬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释义: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出处:《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23、

    轻于鸿毛 [ qīng yú hóng máo ]

    释义: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 24、

    穷极无聊 [ qióng jí wú liáo ]

    释义:穷极:极端;无聊:无所依托。原指光景穷困,精神无所寄托。现也形容无事可做,非常无聊。

    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 25、

    一字兼金 [ yī zì jiān jīn ]

    释义: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出处: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 26、

    看破红尘 [ kàn pò hóng chén ]

    释义: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 27、

    死灰槁木 [ sǐ huī kū mù ]

    释义: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 28、

    意兴阑珊 [ yì xīng lán shān ]

    释义: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出处:唐·白居易《咏怀》诗:“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笔把看?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 29、

    受益匪浅 [ shòu yì fěi qiǎn ]

    释义: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