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留住美景的成语(47个)

  • 1、

    巴山夜雨 [ bā shān yè yǔ ]

    释义: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 2、

    春花秋月 [ chūn huā qiū yuè ]

    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3、

    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4、

    东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

  • 5、

    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释义: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6、

    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释义: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7、

    风前月下 [ fēng qián yuè xià ]

    释义:指良辰美景。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 8、

    光彩夺目 [ guāng cǎi duó mù ]

    释义: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 9、

    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释义: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10、

    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释义: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出处: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11、

    开门见山 [ kāi mén jiàn shān ]

    释义: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出处: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 12、

    空谷幽兰 [ kōng gǔ yōu lán ]

    释义: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 13、

    良辰美景 [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

    释义: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14、

    绿水青山 [ lǜ shuǐ qīng shān ]

    释义: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15、

    弄月吟风 [ nòng yuè yín fēng ]

    释义:指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出处:元·管道昇《渔父词》:“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 16、

    平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释义: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 17、

    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 18、

    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释义: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出处: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 19、

    桃花流水 [ táo huā liú shuǐ ]

    释义: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20、

    桃夭李艳 [ táo yāo lǐ yàn ]

    释义: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出处: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 21、

    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释义: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22、

    吴下阿蒙 [ wú xià ā méng ]

    释义: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23、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24、

    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释义: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 25、

    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è ]

    释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26、

    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释义: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27、

    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28、

    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释义: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处: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 29、

    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30、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31、

    高山仰止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释义: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32、

    流水桃花 [ liú shuǐ táo huā ]

    释义: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33、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34、

    良辰媚景 [ liáng chén mèi jǐng ]

    释义: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处:元·侯克中《醉花阴》套曲:“你纵宝马,跳金鞍,玩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

  • 35、

    良宵好景 [ liáng xiāo hǎo jǐng ]

    释义: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出处: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 36、

    良宵美景 [ liáng xiāo měi jǐng ]

    释义: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胡全庵》:“从今永保无灾障,莫思量,良宵美景,不乐计非长。”

  • 37、

    良时美景 [ liáng shí měi jǐng ]

    释义: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38、

    秋月春花 [ qiū yuè chūn huā ]

    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39、

    秋月春风 [ qiū yuè chūn fēng ]

    释义: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40、

    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释义: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41、

    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42、

    大江东去 [ dà jiāng dōng qù ]

    释义: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43、

    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释义: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 44、

    青山不老 [ qīng shān bù lǎo ]

    释义: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 45、

    水漫金山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释义: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 46、

    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释义: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 47、

    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