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没被发现的地方成语(31个)

  • 1、

    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释义: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2、

    不可思议 [ bù kě sī yì ]

    释义: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处:《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 3、

    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4、

    不足挂齿 [ bù zú guà chǐ ]

    释义: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出处:《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5、

    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释义: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出处:《新唐书·狄人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6、

    观过知仁 [ guān guò zhī rén ]

    释义: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出处:《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7、

    何足挂齿 [ hé zú guà chǐ ]

    释义: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出处:《汉书·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8、

    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ū yù ]

    释义: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9、

    汗血盐车 [ hàn xuè yán chē ]

    释义: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出处:“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 10、

    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11、

    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释义: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出处:

  • 12、

    潜龙伏虎 [ qián lóng fú hǔ ]

    释义: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 13、

    生不逢时 [ shēng bù féng shí ]

    释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出处:《诗·大雅·桑柔》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 14、

    硕大无朋 [ shuò dà wú péng ]

    释义: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出处:《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15、

    投机取巧 [ tóu jī qǔ qiǎo ]

    释义: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出处: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 16、

    微乎其微 [ wēi hū qí wēi ]

    释义: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出处:《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 17、

    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释义: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18、

    无声无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释义: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19、

    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20、

    真人不露相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

    释义: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 21、

    珠沉沧海 [ zhū chén cāng hǎi ]

    释义: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没。

    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师阃宾贤》:“珠沉沧海,玉韫荆山,剑秽黄埃,奇韬远略运灵台,长狐封豕谁无赖。”

  • 22、

    盲者得镜 [ máng zhě dé jìng ]

    释义: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 23、

    遗珠弃璧 [ yí zhū qì bì ]

    释义: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出处: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 24、

    悄然无声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释义: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 25、

    神不知鬼不觉 [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

    释义: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这烦恼神不知鬼不觉,天来高地来厚。”

  • 26、

    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释义: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27、

    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释义: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28、

    醉生梦死 [ zuì shēng mèng sǐ ]

    释义: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 29、

    大才小用 [ dà cái xiǎo yòng ]

    释义: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 30、

    埋没人才 [ mái mò rén cái ]

    释义:不重视有才能的人,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如此佳人,当日把他误作男装,若非孤家看出,岂非埋没人才。”

  • 31、

    舍正从邪 [ shě zhèng cóng xié ]

    释义: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