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的成语(130个)

  • 1、

    鳌掷鲸呿 [ áo zhì jīng qù ]

    释义: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出处: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 2、

    拔地倚天 [ bá dì yǐ tiān ]

    释义: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3、

    波澜老成 [ bō lán lǎo chéng ]

    释义: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出处: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 4、

    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释义: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5、

    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6、

    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7、

    徜徉恣肆 [ cháng yáng zì sì ]

    释义: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

    出处:宋·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穷。”

  • 8、

    潮鸣电挚 [ cháo míng diàn chè ]

    释义: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出处: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 9、

    潮鸣电掣 [ cháo míng diàn chè ]

    释义: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出处: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 10、

    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释义:形容气势浩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11、

    咄咄逼人 [ duō duō bī rén ]

    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12、

    倒峡泻河 [ dǎo xiá xiè hé ]

    释义: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出处:《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

  • 13、

    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释义: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 14、

    锋不可当 [ fēng bù kě dāng ]

    释义: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 15、

    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释义: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16、

    风樯阵马 [ fēng qiáng zhèn mǎ ]

    释义: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 17、

    放纵不拘 [ fàng zòng bù jū ]

    释义: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

    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 18、

    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释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 19、

    风行电击 [ fēng xíng diàn jī ]

    释义:形容气势迅猛。

    出处:《隋书·扬谅传》:“文安请为前锋,王以大军继后,风行电击,顿于霸上,咸阳以东可指麾而定。”

  • 20、

    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释义: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 21、

    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释义: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 22、

    回山倒海 [ huí shān dǎo hǎi ]

    释义: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出处:《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 23、

    韩潮苏海 [ hán cháo sū hǎi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 24、

    韩海苏潮 [ hán hǎi sū cháo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 25、

    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26、

    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27、

    精力充沛 [ jīng lì chōng pèi ]

    释义: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

  • 28、

    精神焕发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释义: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 29、

    柳骨颜筋 [ jiǔ gǔ yán jīn ]

    释义: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 30、

    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释义: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 31、

    龙威虎震 [ lóng wēi hǔ zhèn ]

    释义: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 32、

    龙骧豹变 [ lóng xiāng bào biàn ]

    释义: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故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

  • 33、

    怒气冲天 [ nù qì chōng tiān ]

    释义: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34、

    拿云攫石 [ ná yún jué shí ]

    释义: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35、

    年壮气锐 [ nián zhuàng qì ruì ]

    释义: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出处:

  • 36、

    弩张剑拔 [ nǔ zhāng jiàn bá ]

    释义: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出处: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 37、

    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ǒu ]

    释义: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 38、

    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释义: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 39、

    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释义: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 40、

    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释义: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41、

    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42、

    气焰熏天 [ qì yàn xūn tiān ]

    释义: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这位因为是亲戚,所以还时时见面。”

  • 43、

    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44、

    气冲斗牛 [ qì chōng dǒu niú ]

    释义: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 45、

    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 46、

    锐挫气索 [ ruì cuò qì suǒ ]

    释义:指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

  • 47、

    杀气腾腾 [ shā qì téng téng ]

    释义: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杀气腾腾蔽远空,一声传语似金钟,两家赌战分成败,只在来人启口中。”

  • 48、

    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释义: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49、

    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 50、

    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 51、

    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 52、

    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 53、

    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54、

    寿比南山 [ shòu bǐ nán shān ]

    释义: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 55、

    苏海韩潮 [ sū hǎi hán cháo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 56、

    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释义: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57、

    万古长青 [ wàn gǔ cháng qīng ]

    释义:万古: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第四折:“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58、

    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释义: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 59、

    汪洋自肆 [ wāng yáng zì sì ]

    释义: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肆:放纵。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出处: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 60、

    汪洋闳肆 [ wāng yáng hóng sì ]

    释义: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出处:宋·汪藻《鲍吏部集序》:“钦止少从王氏学,又尝见眉山苏公,故其文汪洋闳肆,粹然一本于经,而笔力豪放。”

形容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的词语(6个)

  • 第三产业产业划分的类别之一。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产业。中国分为四个层次:(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等业;(3)科学文化和教育部门;(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等部门。
  • 节节胜利节节:逐段。指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 年少气盛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 年盛气强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 气贯虹霓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 生气蓬勃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