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字是牛的成语(36个)

  • 1、

    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2、

    放牛归马 [ fàng niú guī mǎ ]

    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3、

    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4、

    改恶从善 [ gǎi è cóng shàn ]

    释义:再不做坏事,决心做好人。

    出处:《飞龙全传》二十一回:“应该隐姓埋名,改恶从善,才是正理。”

  • 5、

    海晏河清 [ hǎi yàn hé qīng ]

    释义: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 6、

    裾马襟牛 [ jū mǎ jīn niú ]

    释义: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7、

    扛鼎抃牛 [ káng dǐng biàn niú ]

    释义: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 8、

    怒气冲天 [ nù qì chōng tiān ]

    释义: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9、

    齐王舍牛 [ qí wáng shě niú ]

    释义: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10、

    气冲斗牛 [ qì chōng dǒu niú ]

    释义: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 11、

    气喘如牛 [ qì chuǎn rú niú ]

    释义: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 12、

    气克斗牛 [ qì kè dǒu niú ]

    释义: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 13、

    气吞牛斗 [ qì tūn niú dǒu ]

    释义: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 14、

    散马休牛 [ sàn mǎ xiū niú ]

    释义:指不兴战事。

    出处:《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 15、

    亡羊得牛 [ wáng yáng dé niú ]

    释义: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 16、

    王侯将相 [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

    释义: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7、

    蹊田夺牛 [ xī tián duó niú ]

    释义: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出处:《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 18、

    以羊易牛 [ yǐ yáng yì niú ]

    释义: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19、

    争猫丢牛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释义: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20、

    版筑饭牛 [ bǎn zhù fàn niú ]

    释义: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出处:《书·说命上》载: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吕氏春秋·举难》载: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

  • 21、

    恻隐之心 [ cè yǐn zhī xīn ]

    释义: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 22、

    卖剑买牛 [ mài jiàn mǎi niú ]

    释义: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 23、

    气壮如牛 [ qì zhuàng rú niú ]

    释义: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十章:“‘我园艺场是书记的十大台柱子之一!’他会气壮如牛地告诉你。”

  • 24、

    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释义: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25、

    运用自如 [ yùn yòng zì rú ]

    释义: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 26、

    充栋汗牛 [ chōng dòng hàn niú ]

    释义: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出处: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27、

    喘月吴牛 [ chuǎn yuè wú niú ]

    释义: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出处:五代·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28、

    襟裾马牛 [ jīn jú mǎ niú ]

    释义: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出处: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29、

    目无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释义: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出处:《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30、

    庖丁解牛 [ páo dīng jiě niú ]

    释义: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31、

    骑驴觅驴 [ qí lǘ mì lǘ ]

    释义: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 32、

    骑牛觅牛 [ qí niú mì niú ]

    释义: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

  • 33、

    偃武修文 [ yǎn wǔ xiū wén ]

    释义: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 34、

    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释义: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 35、

    志冲斗牛 [ zhì chōng dǒu niú ]

    释义:斗牛: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

  • 36、

    呼马呼牛 [ hū mǎ hū niú ]

    释义:呼:称呼。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

    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十自由》:“论理法难听受,总不如装聋塞耳,一任他呼马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