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成语(17个)

  • 1、

    不知所言 [ bù zhī suǒ yán ]

    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2、

    感恩图报 [ gǎn ēn tú bào ]

    释义: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 3、

    广开言路 [ guǎng kāi yán lù ]

    释义: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 4、

    后顾之忧 [ hòu gù zhī yōu ]

    释义: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 5、

    亲贤远佞 [ qīn xián yuǎn nìng ]

    释义: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出处: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三卷:“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礼勿贱,非义勿行。”

  • 6、

    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释义: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7、

    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释义: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8、

    危急存亡 [ wēi jí cún wáng ]

    释义: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9、

    危急存亡之秋 [ wēi jí cún wáng zhī qiū ]

    释义: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出处:

  • 10、

    在天之灵 [ zài tiān zhī líng ]

    释义:尊称死者的精神。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 11、

    催人泪下 [ cuī rén lèi xià ]

    释义: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 12、

    引喻失义 [ yǐn yù shī yì ]

    释义: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13、

    国家大事 [ guó jiā dà shì ]

    释义: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14、

    斟酌损益 [ zhēn zhuó sǔn yì ]

    释义: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词语(1个)

  • 深入不毛不毛:指不生长庄稼的贫瘠土地或地带。深入到荒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