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猖狂的样子写成语(25个)

  • 1、

    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 2、

    火上加油 [ huǒ shàng jiā yóu ]

    释义: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 3、

    狼突鸱张 [ láng tū chī zhāng ]

    释义: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出处:清·林则徐《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如此狼突鸱张,岂能将就姑容,致贻民害。”

  • 4、

    气焰嚣张 [ qì yàn xiāo zhāng ]

    释义: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5、

    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释义: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6、

    舞爪张牙 [ wǔ zhǎo zhāng yá ]

    释义: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7、

    小丑跳梁 [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

    释义: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出处:元丰初年,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 《宋史·张景宪传》

  • 8、

    有过之而无不及 [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

    释义: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出处:《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9、

    有恃无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释义: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10、

    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释义: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11、

    自鸣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释义: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 12、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13、

    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14、

    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释义: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出处:《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

  • 15、

    群魔乱舞 [ qún mó luàn wǔ ]

    释义: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出处: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为了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 16、

    跳梁小丑 [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

    释义: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出处:《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 17、

    鼓吻奋爪 [ gǔ wěn fèn zhǎo ]

    释义:犹言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 18、

    落井下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19、

    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20、

    歇斯底里 [ xiē sī dǐ lǐ ]

    释义: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出处: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21、

    乌云压顶 [ wū yún yā dǐng ]

    释义:比喻恶势力猖狂

    出处:

  • 22、

    狂悖无道 [ kuáng bèi wú dào ]

    释义:狂悖:狂妄背理。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

形容猖狂的样子写词语(3个)

  • 敦煌变文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 狂为乱道狂:狂妄;道:讲。狂妄地做事,胡乱地说话。
  • 狂言瞽说狂:狂放任性;瞽:盲目。狂妄无知,信口开河。形容人狂妄愚昧,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