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画中景物的成语(209个)

  • 1、

    暗香疏影 [ àn xiāng shū yǐng ]

    释义: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2、

    傲霜斗雪 [ ào shuāng dòu xuě ]

    释义: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 3、

    巴山夜雨 [ bā shān yè yǔ ]

    释义: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 4、

    斑驳陆离 [ bān bó lù lí ]

    释义: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 5、

    逼上梁山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释义: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 6、

    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7、

    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8、

    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释义: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9、

    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释义: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10、

    窗明几净 [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

    释义:几:小桌。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出处:宋·苏辙《寄范文景仁》诗:“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

  • 11、

    春风满面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释义: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12、

    春风夏雨 [ chūn fēng xià yǔ ]

    释义: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13、

    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14、

    春风一度 [ chūn fēng yī dù ]

    释义: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出处: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 15、

    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释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6、

    春风沂水 [ chūn fēng yí shuǐ ]

    释义: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17、

    春回大地 [ chūn huí dà dì ]

    释义: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 18、

    春光漏泄 [ chūn guāng lòu xiè ]

    释义: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出处:唐·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19、

    春兰秋菊 [ chūn lán qiū jú ]

    释义: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20、

    春光明媚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21、

    春山如笑 [ chūn shān rú xiào ]

    释义: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22、

    春露秋霜 [ chūn lù qiū shuāng ]

    释义: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 23、

    春和景明 [ chūn hé jǐng míng ]

    释义: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24、

    春花秋月 [ chūn huā qiū yuè ]

    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25、

    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26、

    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27、

    春风野火 [ chūn fēng yě huǒ ]

    释义:比喻迅猛之势。

    出处:左齐《南泥湾屯垦》;“劳动竞赛的热潮,像春风野火一样,迅速遍及整个工地。”

  • 28、

    春风雨露 [ chūn fēng yǔ lù ]

    释义: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出处: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 29、

    春满人间 [ chūn mǎn rén jiān ]

    释义: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出处:宋·曾巩《班春亭》诗:“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 30、

    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释义: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出处: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 31、

    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32、

    灯火辉煌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 33、

    东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

  • 34、

    冬温夏清 [ dōng wēn xià qīng ]

    释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35、

    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释义: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36、

    纷红骇绿 [ fēn hóng hài lǜ ]

    释义: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 37、

    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释义: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38、

    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释义: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39、

    风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释义: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晋书·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 40、

    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释义: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41、

    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释义: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42、

    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释义: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43、

    光彩夺目 [ guāng cǎi duó mù ]

    释义: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 44、

    光怪陆离 [ guāng guài lù lí ]

    释义: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 45、

    葛屦履霜 [ gě jù lǚ shuāng ]

    释义: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 46、

    过时黄花 [ guò shí huáng huā ]

    释义: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 47、

    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 48、

    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释义: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49、

    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释义: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50、

    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释义: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 51、

    挥汗如雨 [ huī hàn rú yǔ ]

    释义: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52、

    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释义: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53、

    回肠荡气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释义: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54、

    火树银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释义: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55、

    寒冬腊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释义: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56、

    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释义: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 57、

    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释义: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出处: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58、

    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朝圣殿中绛纱衣,金霞灿烂;彤廷阶下芙蓉冠,金碧辉煌。”

  • 59、

    锦上添花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释义: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处: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60、

    锦绣河山 [ jǐn xiù hé shān ]

    释义: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形容画中景物的词语(1个)

  • 一年四季1.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