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成语(27个)

  • 1、

    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 2、

    低眉垂眼 [ dī méi chuí yǎn ]

    释义: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 3、

    耳红面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释义: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 4、

    锋芒逼人 [ fēng máng bī rén ]

    释义: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锋利。比喻言词锋利,使人感到有压力。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 5、

    寡情薄意 [ guǎ qíng báo yì ]

    释义:指缺少情意。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6、

    汗流洽衣 [ hàn liú qià yī ]

    释义: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 7、

    脸红耳热 [ liǎn hóng ěr rè ]

    释义: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 8、

    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释义: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 9、

    忸怩不安 [ niǔ ní bù ān ]

    释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出处: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 10、

    忸怩作态 [ niǔ ní zuò tài ]

    释义: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 11、

    手足无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释义: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12、

    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13、

    无所措手足 [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

    释义: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14、

    无所措手 [ wú suǒ cuò shǒu ]

    释义: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同“无所错手足”。

    出处:《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 15、

    惺惺作态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 16、

    羞人答答 [ xiū rén dā dā ]

    释义: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 17、

    烟视媚行 [ yān shì mèi xíng ]

    释义: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 18、

    面面相觑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释义: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 19、

    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释义: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20、

    脸红耳赤 [ liǎn hóng ěr chì ]

    释义: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出处:萧殷《桃子又熟了》一:“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 21、

    面红面绿 [ miàn hóng miàn lǜ ]

    释义: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 22、

    裘马声色 [ qiú mǎ shēng sè ]

    释义: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出处:明·归有光《宋史论赞·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

  • 23、

    转弯抹角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释义: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前。”

  • 24、

    忸忸怩怩 [ niǔ niǔ ní ní ]

    释义: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

  • 25、

    羞口羞脚 [ xiū kǒu xiū jiǎo ]

    释义:羞:难为情。口和脚都感到害羞。形容言谈举止不大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也有言语钝拙的,也有举止轻浮的,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

形容害羞不自然的词语(2个)

  • 居傲鲜腆鲜:少;腆:害羞。妄自尊大而不知羞耻。
  • 三仕三已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