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态度很坚决的成语(25个)

  • 1、

    不拔之志 [ bù bá zhī zhì ]

    释义: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 2、

    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释义: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3、

    迟疑不决 [ chí yí bù jué ]

    释义: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 4、

    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释义: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 5、

    当断不断 [ dāng duàn bù duàn ]

    释义: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6、

    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释义: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7、

    方寸已乱 [ fāng cùn yǐ luàn ]

    释义:心已经乱了。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 8、

    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9、

    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10、

    举棋不定 [ jǔ qí bù dìng ]

    释义: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 11、

    截铁斩钉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释义: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同“斩钉截铁”。

    出处:《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 12、

    快刀斩乱麻 [ kuài dāo jiǎn luàn má ]

    释义: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 13、

    矢志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释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14、

    说一不二 [ shuō yī bù èr ]

    释义: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 15、

    突然袭击 [ tū rán xí jī ]

    释义: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 16、

    脱口而出 [ tuō kǒu ér chū ]

    释义: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八回:“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 17、

    心直口快 [ xīn zhí kǒu kuài ]

    释义: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18、

    毅然决然 [ yì rán jué rán ]

    释义: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 19、

    犹豫不决 [ yóu yù bù jué ]

    释义: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 20、

    确乎不拔 [ què hū bù bá ]

    释义: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 21、

    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22、

    优柔寡断 [ yōu róu guǎ duàn ]

    释义: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 23、

    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释义: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 24、

    应机立断 [ yīng jī lì duàn ]

    释义: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25、

    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释义: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