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声地称赞的成语(11个)

  • 1、

    不约而同 [ bù yuē ér tóng ]

    释义: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2、

    交口称誉 [ jiāo kǒu chēng yù ]

    释义: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交口荐誉之。”

  • 3、

    口碑载道 [ kǒu bēi zài dào ]

    释义: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4、

    异口同声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释义: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 5、

    异口同音 [ yì kǒu tóng yīn ]

    释义: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 6、

    怨声载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释义: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 7、

    交口赞誉 [ jiāo kǒu zàn yù ]

    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 8、

    民怨沸腾 [ mín yuàn fèi téng ]

    释义: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出处: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腾,丧国亡身者。”

  • 9、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释义: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10、

    伴君如伴虎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释义: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 11、

    交口荐誉 [ jiāo kǒu jiàn yù ]

    释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