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明确说出的成语(26个)

  • 1、

    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释义: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 2、

    白黑分明 [ bái hēi fēn míng ]

    释义: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汉书·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 3、

    炳如观火 [ bǐng rú guān huǒ ]

    释义: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 4、

    澈底澄清 [ chè dǐ chéng qīng ]

    释义: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这个人的来历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又第二三回:“安太太早把这事告诉了他一个澈底澄清。”

  • 5、

    澄清天下 [ chéng qīng tiān xià ]

    释义: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 6、

    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释义: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7、

    洞察其奸 [ dòng chá qí jiān ]

    释义: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 8、

    各有所职 [ gè yǒu suǒ zhí ]

    释义: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出处:《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 9、

    明明白白 [ míng míng bái bái ]

    释义: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 10、

    旗帜鲜明 [ qí zhì xiān míng ]

    释义: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 11、

    如堕烟雾 [ rú duò yān wù ]

    释义: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出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 12、

    显而易见 [ xiǎn ér yì jiàn ]

    释义: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

  • 13、

    彰明较著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

    释义:彰、明、较、著:都是明显的意思。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 14、

    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15、

    班班可考 [ bān bān kě kǎo ]

    释义: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出处: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 16、

    擘两分星 [ bó liǎng fēn xīng ]

    释义: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 17、

    较若画一 [ jiào ruò huà yī ]

    释义:指明确一致。

    出处: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 18、

    模棱两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释义: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 19、

    不待蓍龟 [ bù dài shī guī ]

    释义: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 20、

    讳莫如深 [ huì mò rú shēn ]

    释义: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出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 21、

    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释义: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 22、

    达地知根 [ dá dì zhī gēn ]

    释义:指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俺破黄巢血战到三千阵,经了些十生九死,万苦千辛,俺出身入仕,荫子封妻,大人家达地知根,前后军捺绔摩褌。”

  • 23、

    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释义: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24、

    层次分明 [ céng cì fēn míng ]

    释义: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处: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 25、

    炳炳凿凿 [ bǐng bǐng záo záo ]

    释义:炳炳:光明的样子;凿凿:确实,明确。形容所述明确有据

    出处:《明史·海瑞等人传赞》:“而指陈时政,炳炳凿凿,鲠亮有足称者。”

形容明确说出的词语(1个)

  • 壁垒分明壁垒:古时军营的围墙,后泛指防御工事,今常喻指对立的事物和界限。比喻界限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