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习入迷的成语(79个)

  • 1、

    痴心妄想 [ chī xīn wàng xiǎng ]

    释义: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 2、

    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 3、

    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4、

    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5、

    鬼迷心窍 [ guǐ mí xīn qiào ]

    释义: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 6、

    黄耳传书 [ huáng ěr chuán shū ]

    释义: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 7、

    魂颠梦倒 [ hún diān mèng dǎo ]

    释义: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 8、

    集思广益 [ jí sī guǎng yì ]

    释义: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9、

    家书抵万金 [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

    释义: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0、

    骄傲自满 [ jiāo ào zì mǎn ]

    释义: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 11、

    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释义: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 12、

    借书留真 [ jiè shū liú zhēn ]

    释义: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 13、

    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14、

    据鞍读书 [ jù ān dú shū ]

    释义: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 15、

    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16、

    两脚书橱 [ liǎng jiǎo shū chú ]

    释义: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 17、

    临池学书 [ lín chí xué shū ]

    释义: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号葱葱不暇草书。”

  • 18、

    迷惑不解 [ mí huò bù jiě ]

    释义: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 19、

    目不斜视 [ mù bù xié shì ]

    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20、

    囊萤照书 [ náng yíng zhào shū ]

    释义: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21、

    牛角挂书 [ niú jiǎo guà shū ]

    释义: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22、

    弃书捐剑 [ qì shū juān jiàn ]

    释义: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 23、

    然荻读书 [ rán dí dú shū ]

    释义: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 24、

    如痴如梦 [ rú chī rú mèng ]

    释义: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明·李贽《焚书·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 25、

    如痴似醉 [ rú chī sì zuì ]

    释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 26、

    如梦如醉 [ rú mèng rú zuì ]

    释义: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 27、

    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 28、

    诗书发冢 [ shī shū fà zhǒng ]

    释义: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 29、

    史不绝书 [ shǐ bù jué shū ]

    释义: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 30、

    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31、

    书不尽言 [ shū bù jìn yán ]

    释义: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出处:《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32、

    书声琅琅 [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

    释义: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 33、

    书缺有间 [ shū quē yǒu jiàn ]

    释义: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 34、

    书不释手 [ shū bù shì shǒu ]

    释义: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出处:《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 35、

    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 36、

    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 37、

    无巧不成书 [ 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

    释义: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无巧不成书。’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

  • 38、

    五里雾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释义: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39、

    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40、

    悬石程书 [ xuán dàn chéng shū ]

    释义: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41、

    相得益章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释义: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42、

    仰屋著书 [ yǎng wū zhù shū ]

    释义: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出处:《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43、

    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44、

    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释义: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 45、

    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46、

    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47、

    郢书燕说 [ yǐng shū yān shuō ]

    释义: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 48、

    映月读书 [ yìng yuè dú shū ]

    释义: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 49、

    拥书百城 [ yōng shū bǎi chéng ]

    释义: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出处: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50、

    映雪读书 [ yìng xuě dú shū ]

    释义: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51、

    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释义: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52、

    著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53、

    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54、

    专心一意 [ zhuān xīn yī yì ]

    释义:一心一意。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 55、

    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释义: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 56、

    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释义: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 57、

    迷离恍惚 [ mí lí huǎng hū ]

    释义: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 58、

    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释义: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 59、

    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释义: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 60、

    磬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释义: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