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吝啬的人的成语(17个)

  • 1、

    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2、

    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3、

    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释义: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4、

    不拔一毛 [ bù bá yì máo ]

    释义: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 5、

    断章取义 [ duàn zhāng qǔ yì ]

    释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6、

    喝西北风 [ hē xī běi fēng ]

    释义:指没有东西吃。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 7、

    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释义: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处:《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

  • 8、

    计较锱铢 [ jì jiào zī zhū ]

    释义:指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 9、

    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释义: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 10、

    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释义: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 11、

    善财难舍 [ shàn cái nán shě ]

    释义: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 12、

    雁过拔毛 [ yàn guò bá máo ]

    释义: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 13、

    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14、

    一掷千金 [ yī zhì qiān jīn ]

    释义: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出处: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15、

    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释义: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 16、

    挥金如土 [ huī jīn rú tǔ ]

    释义: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最吝啬的人的词语(1个)

  • 倾囊相助囊:口袋。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