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难受的成语(82个)

  • 1、

    哀哀欲绝 [ āi āi yù jué ]

    释义:绝:断气,死。形容极其悲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 2、

    哀痛欲绝 [ āi tòng yù jué ]

    释义: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 3、

    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4、

    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5、

    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6、

    黯然神伤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7、

    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释义: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8、

    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9、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10、

    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释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11、

    恻怛之心 [ cè dá zhī xīn ]

    释义: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 12、

    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13、

    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释义: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 14、

    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15、

    狐死兔泣 [ hú sǐ tù qì ]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 16、

    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17、

    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释义: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18、

    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释义: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 19、

    疾首蹙额 [ jí shǒu cù é ]

    释义:疾首:头痛;蹙眉: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20、

    老泪纵横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释义: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出处: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唐·杜甫《羌村三首》

  • 21、

    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释义: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 22、

    拍手称快 [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

    释义: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 23、

    凄入肝脾 [ qī rù gān pí ]

    释义: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 24、

    泣不成声 [ qǐ bù chéng shēng ]

    释义: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 25、

    泣下沾襟 [ qǐ xià zhān jīn ]

    释义: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出处:《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 26、

    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释义: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27、

    情凄意切 [ qíng qī yì qiē ]

    释义:指心境十分悲伤。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 28、

    人琴俱亡 [ rén qín jù wáng ]

    释义: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 29、

    丧明之痛 [ sàng míng zhī tòng ]

    释义: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 30、

    赏心悦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释义: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 31、

    深恶痛绝 [ shēn wù tòng jué ]

    释义: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32、

    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释义: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 33、

    酸甜苦辣 [ suān tián kǔ là ]

    释义: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遭遇。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 34、

    思绪万千 [ sī xù wàn qiān ]

    释义: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出处:

  • 35、

    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释义: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 36、

    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释义: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 37、

    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释义: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38、

    痛定思痛 [ tòng dìng sī tòng ]

    释义: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39、

    兔死狐悲 [ tù sǐ hú bēi ]

    释义: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 40、

    涕泗横流 [ tì sì héng liú ]

    释义: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41、

    吞声忍泪 [ tūn shēng rěn lèi ]

    释义:形容强忍悲伤。

    出处:《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42、

    万念俱灰 [ wàn niàn jù huī ]

    释义: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 43、

    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 44、

    五内如焚 [ wǔ nèi rú fén ]

    释义: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据弟打听,非备款百万,不能了事。似此从何筹画?前数天不见兄长覆示,五内如焚。”

  • 45、

    物伤其类 [ wù shāng qí lèi ]

    释义: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46、

    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

    释义: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 47、

    香消玉殒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释义: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48、

    心烦意乱 [ xīn fán yì luàn ]

    释义: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49、

    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释义: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50、

    心乱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释义: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 51、

    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释义: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52、

    心如刀绞 [ xīn rú dāo jiǎo ]

    释义: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53、

    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释义: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54、

    寻死觅活 [ xún sǐ mì huó ]

    释义:寻:求,找。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出处: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二折:“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 55、

    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释义: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56、

    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释义: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57、

    晕头转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释义:晕:头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58、

    悲不自胜 [ bēi bù zì shèng ]

    释义: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 59、

    摧心剖肝 [ cuī xīn pōu gān ]

    释义: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 60、

    欢喜若狂 [ huān xǐ ruò kuáng ]

    释义: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