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事情动态的成语(91个)

  • 1、

    昂首挺胸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释义: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2、

    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 3、

    奔走相告 [ bēn zǒu xiāng gào ]

    释义: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出处:《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 4、

    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5、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6、

    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释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7、

    大步流星 [ dǎ bù liú xīng ]

    释义: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 8、

    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 9、

    大摇大摆 [ dà yáo dà bǎi ]

    释义: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 10、

    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11、

    倒海翻江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释义: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 12、

    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13、

    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 14、

    调兵遣将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释义: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15、

    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 16、

    东倒西歪 [ dōng dǎo xī wāi ]

    释义: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 17、

    动如脱兔 [ dòng rú tuō tù ]

    释义: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18、

    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释义: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 19、

    飞檐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 20、

    风吹雨打 [ fēng chuī yǔ dǎ ]

    释义: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21、

    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释义: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22、

    风起云涌 [ fēng qǐ yún yǒng ]

    释义: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23、

    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 24、

    扶老携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释义: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25、

    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释义: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26、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27、

    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释义: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28、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29、

    横冲直撞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

    释义: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30、

    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释义: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 31、

    挤眉弄眼 [ jǐ méi nòng yǎn ]

    释义:用眼睛、眉毛示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

  • 32、

    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释义: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 33、

    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

    释义: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出处: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34、

    雷电交加 [ léi diàn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或错杂出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 35、

    蹑手蹑脚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释义: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

  • 36、

    扭扭捏捏 [ niǔ niǔ niē niē ]

    释义: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 37、

    凄风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释义: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 38、

    泣不成声 [ qǐ bù chéng shēng ]

    释义: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 39、

    气喘吁吁 [ qì chuǎn xū xū ]

    释义: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 40、

    千变万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释义:形容变化极多。

    出处:《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 41、

    前赴后继 [ qián fù hòu jì ]

    释义: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42、

    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释义:背地里小声说话。

    出处:唐·韩愈《顺宗实录·永贞五年》:“虽叛两使事,未尝以簿书为意,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谋夺官者兵,以制四海之命。”

  • 43、

    倾盆大雨 [ qīng pén dà yǔ ]

    释义: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出处: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44、

    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释义: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45、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46、

    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47、

    瞬息万变 [ shùn xī wàn biàn ]

    释义: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 48、

    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释义: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 49、

    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释义: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

  • 50、

    吞吞吐吐 [ tūn tūn tǔ tǔ ]

    释义: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 51、

    偷鸡盗狗 [ tōu jī dào gǒu ]

    释义: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同“偷鸡摸狗”。

    出处: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 52、

    汹涌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释义: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 53、

    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54、

    烟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释义: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 55、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56、

    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释义: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57、

    莺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释义: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58、

    跃跃欲试 [ yuè yuè yù shì ]

    释义: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 59、

    眼疾手快 [ yǎn jí shǒu kuài ]

    释义: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60、

    贼头贼脑 [ zéi tóu zéi nǎo ]

    释义: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形容事情动态的词语(2个)

  • 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匍匐前进1. 身体贴近地面以手臂和腿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的运动方法。通常有受敌火威胁,遮蔽物较低的场合采用。分为低姿、高姿和侧身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