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欲盖弥彰的成语(8个)

  • 1、

    藏头露尾 [ cáng tóu lù wěi ]

    释义: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 2、

    此地无银三百两 [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

    释义: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 3、

    盗铃掩耳 [ dào líng yǎn ěr ]

    释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 4、

    适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释义: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出处: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

  • 5、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6、

    欲盖弥彰 [ yù gài mí zhāng ]

    释义: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出处:《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 7、

    欲盖而彰 [ yù gài ér zhāng ]

    释义:犹欲盖弥彰。

    出处:《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 8、

    遮遮掩掩 [ zhē zhē yǎn yǎn ]

    释义: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夫人,一般也老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