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恶劣态度的成语(10个)

  • 1、

    不冷不热 [ bù lěng bù rè ]

    释义: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2、

    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 3、

    出言无状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释义: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 4、

    大吹大擂 [ dà chuī dà léi ]

    释义: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 5、

    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 6、

    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7、

    拒人千里 [ jù rén qiān lǐ ]

    释义: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8、

    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9、

    血口喷人 [ xuè kǒu pēn rén ]

    释义: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出处:宋·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 10、

    冷嘲热讽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释义: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