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水是大的成语(38个)

  • 1、

    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2、

    波路壮阔 [ bō lù zhuàng kuò ]

    释义: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3、

    大浪淘沙 [ dà làng táo shā ]

    释义: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出处: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 4、

    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5、

    风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释义:形容风浪很大。

    出处:《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 6、

    愤风惊浪 [ fèn fēng jīng làng ]

    释义:指狂风骇浪。

    出处:《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

  • 7、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8、

    洪水猛兽 [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

    释义: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 9、

    后患无穷 [ hòu huàn wú qióng ]

    释义: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出处: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10、

    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释义: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11、

    骇浪惊涛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释义: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12、

    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13、

    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释义: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14、

    潦原浸天 [ lǎo yuán jìn tiān ]

    释义:淹没天地。

    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以龙宫蛟窟潦原浸天之物,而欲集区区。”

  • 15、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释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 16、

    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 17、

    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 18、

    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释义: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19、

    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释义: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20、

    汹涌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释义: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 21、

    烟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释义: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 22、

    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释义: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23、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24、

    白浪掀天 [ bái làng xiān tiān ]

    释义: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

    出处: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 25、

    天灾人祸 [ tiān zāi rén huò ]

    释义: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 26、

    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释义: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27、

    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28、

    浩浩汤汤 [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

    释义: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29、

    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释义: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罢仔细听来。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

  • 30、

    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 31、

    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32、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 33、

    滔滔滚滚 [ tāo tāo gǔn gǔn ]

    释义:大水奔流的样子。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亦比喻声势浩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个榜下知县……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 34、

    铁杵磨针 [ tiě chǔ mó zhēn ]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 35、

    奔流不息 [ bēn líu bù xī ]

    释义:息,停止;歇。水流奔腾而不停止。指水不停地流。

    出处:

  • 36、

    狂风大作 [ kuáng fēng dà zuò ]

    释义:刮大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形容水是大的词语(1个)

  • 鹤林玉露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