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洛水的成语(53个)

  • 1、

    春风沂水 [ chūn fēng yí shuǐ ]

    释义: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2、

    河水不犯井水 [ 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 ]

    释义:比喻互不干犯。

    出处:鲁迅《从与说起》:“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

  • 3、

    井水不犯河水 [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

    释义: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

  • 4、

    江水不犯河水 [ jiā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

    释义: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出处:

  • 5、

    洛阳纸贵 [ luò yáng zhǐ guì ]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6、

    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释义: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7、

    水泄不通 [ shuǐ xiè bù tōng ]

    释义: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 8、

    水秀山明 [ shuǐ xiù shān míng ]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9、

    水母目虾 [ shuǐ mǔ mù xiā ]

    释义:比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出处:《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

  • 10、

    水佩风裳 [ shuǐ pèi fēng shang ]

    释义: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出处: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 11、

    水远山长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

    释义:①指路程遥远。同“水远山遥”。②指山河辽阔。

    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 12、

    水穷山尽 [ shuǐ qióng shān jìn ]

    释义: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出处:元·丘处机《雪山》诗:“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 13、

    水远山遥 [ shuǐ yuǎn shān yáo ]

    释义:指路程遥远。

    出处: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之七:“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 14、

    水剩山残 [ shuǐ shèng shān cán ]

    释义: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出处: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15、

    水月观音 [ shuǐ yuè guān yīn ]

    释义: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 16、

    水石清华 [ shuǐ shí qīng huá ]

    释义: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出处:《宋书·隐逸传论》:“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商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

  • 17、

    水明山秀 [ shuǐ míng shān xiù ]

    释义: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出处: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 18、

    水月镜花 [ shuǐ yuè jìng huā ]

    释义: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 19、

    水宿风餐 [ shuǐ xiǔ fēng cān ]

    释义:水上住宿,临风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艰苦。

    出处:元·萨都刺《还京口》诗:“吏人莫见参军面,水宿风餐鬓发焦。”

  • 20、

    水宿山行 [ shuǐ xiǔ shān xíng ]

    释义: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出处:唐·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丰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 21、

    水楔不通 [ shuǐ xiē bù tōng ]

    释义: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水楔不通,川县相知,榜标道路。”

  • 22、

    水泄不漏 [ shuǐ xiè bù lòu ]

    释义: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小小国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国兵车,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城内好王害怕。”

  • 23、

    溯水行舟 [ sù shuǐ xíng zhōu ]

    释义:指逆水行船。

    出处:

  • 24、

    巫山洛浦 [ wū shān luò pǔ ]

    释义: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

    出处: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

  • 25、

    以火救火 [ yǐ huǒ jiù huǒ ]

    释义: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出处:《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26、

    以水济水 [ yǐ shuǐ jǐ shuǐ ]

    释义: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 27、

    以水救水 [ yǐ shuǐ jiù shuǐ ]

    释义: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28、

    以水投水 [ yǐ shuǐ tóu shuǐ ]

    释义:把一条河里的水倒到另一条河里。比喻事物相似,很难辨别。

    出处:《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石水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 29、

    一廉如水 [ yī lián rú shuǐ ]

    释义: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民戴》:“老爷自到任以来,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礼远送。”

  • 30、

    以水投石 [ yǐ shuǐ tóu shí ]

    释义: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

    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 31、

    以水洗血 [ yǐ shuǐ xǐ xuè ]

    释义:指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出处:《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 32、

    油光水滑 [ yóu guāng shuǐ huá ]

    释义: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这顶柜子里面,中腰不安抽屉,下面也没榻板;那后面的背板一扇到底抹的油光水滑,像是常有人出入的样子。”

  • 33、

    鱼水和谐 [ yú shuǐ hé xié ]

    释义: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 34、

    鱼水相欢 [ yú shuǐ xiāng huān ]

    释义: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明·沈仕《新水令·闺情》套曲:“着甚来由,晓夜无休,又不是鱼水相欢,胶漆相投。”

  • 35、

    鱼水相投 [ yú shuǐ xiāng tóu ]

    释义: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明·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胶相和,鱼水相投。”

  • 36、

    暴虎冯河 [ bào hǔ píng hé ]

    释义: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37、

    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释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 38、

    龙吟虎啸 [ lóng yīn hǔ xiào ]

    释义: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出处: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 39、

    沂水春风 [ yí shuǐ chūn fēng ]

    释义: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沂水春风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

  • 40、

    沂水舞雩 [ yí shuǐ wǔ yú ]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 41、

    沂水弦歌 [ yí shuǐ xián gē ]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42、

    遇水架桥 [ yù shuǐ jià qiáo ]

    释义: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出处: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竞赛》:“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气儿跑步向前。”

  • 43、

    滴水不漏 [ dī shuǐ bù lòu ]

    释义: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 44、

    洛阳才子 [ luò yáng cái zǐ ]

    释义: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 45、

    水泄不透 [ shuǐ xiè bù tòu ]

    释义: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出处: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

  • 46、

    纸贵洛阳 [ zhǐ guì luò yáng ]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47、

    饮水知源 [ yǐn shuǐ zhī yuán ]

    释义: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出处:宋·陈宗礼《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口诵心惟,向慕而依归。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

  • 48、

    引水入墙 [ yǐn shuǐ rù qiáng ]

    释义:比喻自招灾祸。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 49、

    饮水栖衡 [ yǐn shuǐ qī héng ]

    释义: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旧唐书·崔慎由传》:“属岁兵荒,至于绝食,弟兄采佀拾橡实,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

  • 50、

    纸贵洛城 [ zhǐ guì luò chéng ]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 51、

    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释义: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出处:

  • 52、

    奋勇前进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释义: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 53、

    巫山洛水 [ wū shān luò shuǐ ]

    释义:巫山: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

    出处:清·纪昀《滦阳续录·江南举子》:“自是夜半恒至,妖媚冶荡,百态横生,举子以为巫山洛水,不是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