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普渡众生的成语(9个)

  • 1、

    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2、

    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释义: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出处:《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3、

    惩恶劝善 [ chéng è quàn shàn ]

    释义: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4、

    救苦救难 [ jiù kǔ jiù nàn ]

    释义: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5、

    普渡众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释义: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 6、

    趁火打劫 [ chèn huǒ dǎ jié ]

    释义: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 7、

    落井下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8、

    人道主义 [ rén dào zhǔ yì ]

    释义: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出处: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形容普渡众生的词语(1个)

  • 丈六金身1.佛的三身之一。指变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亦以指称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