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对多音字的成语(25个)

  • 1、

    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2、

    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3、

    餐风露宿 [ cān fēng lù sù ]

    释义: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 4、

    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释义: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 5、

    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释义: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6、

    疾风知劲草 [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

    释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后汉书·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尽草。”

  • 7、

    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释义: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 8、

    没齿难忘 [ mò chǐ nán wàng ]

    释义: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唐·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

  • 9、

    排忧解难 [ pái yōu jiě nán ]

    释义: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出处: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 10、

    牵强附会 [ qiān qiáng fù huì ]

    释义: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11、

    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释义: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12、

    神出鬼没 [ shén chū guǐ mò ]

    释义: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 13、

    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14、

    无济于事 [ wú jì yú shì ]

    释义: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 15、

    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释义: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16、

    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释义: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 17、

    臭名昭著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释义: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 18、

    没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 19、

    千村万落 [ qiān cūn wàn luò ]

    释义:形容众多的村落。

    出处: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20、

    千回百转 [ qiān huí bǎi zhuǎn ]

    释义: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出处:元·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 21、

    叹为观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 22、

    随声附和 [ suí shēng fù hè ]

    释义: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 23、

    天上人间 [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

    释义: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24、

    为虎作伥 [ wèi hǔ zuò chāng ]

    释义: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 25、

    乳臭未干 [ rǔ xiù wèi gān ]

    释义: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