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品德差的成语(32个)

  • 1、

    败德辱行 [ bài dé rǔ xíng ]

    释义:败坏道德和操守。

    出处:

  • 2、

    草菅人命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释义: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 3、

    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4、

    财迷心窍 [ cái mí xīn qiào ]

    释义: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 5、

    草芥人命 [ cǎo jiè rén mìng ]

    释义: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6、

    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 7、

    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8、

    狐朋狗友 [ hú péng gǒu yǒu ]

    释义: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9、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释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 10、

    见钱眼开 [ jiàn qián yǎn kāi ]

    释义: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 11、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12、

    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

  • 13、

    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释义: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 14、

    判若天渊 [ pàn ruò tiān yuān ]

    释义: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 15、

    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释义: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

  • 16、

    稍逊一筹 [ shāo xùn yī chóu ]

    释义: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演习 脱套》:“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

  • 17、

    蛇蝎心肠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释义: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 18、

    天壤之别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 19、

    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释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 20、

    先天不足 [ xiān tiān bù zú ]

    释义: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寿麻之人无影,不知何故?”

  • 21、

    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释义: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 22、

    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释义: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23、

    一蟹不如一蟹 [ 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

    释义: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出处: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 24、

    云龙井蛙 [ yún lóng jǐng wā ]

    释义: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清·周鲁《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 25、

    云泥之差 [ yún ní zhī chā ]

    释义: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出处: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 26、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27、

    差强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释义: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28、

    等而下之 [ děng ér xià zhī ]

    释义: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 29、

    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释义: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

  • 30、

    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释义: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 31、

    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释义: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