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的是自己的成语(30个)

  • 1、

    爱国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释义: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

  • 2、

    爱民如子 [ ài mín rú zǐ ]

    释义: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 3、

    爱惜羽毛 [ ài xī yǔ máo ]

    释义: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4、

    安常守分 [ ān cháng shǒu fèn ]

    释义: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5、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释义: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 6、

    安生服业 [ ān shēng fú yè ]

    释义: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出处:梁斌《红旗谱》六:“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怀念不安,害怕有另一种更大的祸事降临家门。”又三十回:“败家子儿不讲安生服业地做活,只讲吃好的、穿好的、歇着。”

  • 7、

    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释义: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8、

    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 9、

    度德量力 [ duó dé liàng lì ]

    释义: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 10、

    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11、

    唠唠叨叨 [ lāo lāo dāo dāo ]

    释义: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12、

    没完没了 [ méi wán méi liǎo ]

    释义:无穷尽。

    出处: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

  • 13、

    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14、

    喃喃自语 [ nán nán zì yǔ ]

    释义: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 15、

    能言善辩 [ néng yán shàn biàn ]

    释义: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16、

    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释义: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17、

    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18、

    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释义: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19、

    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 20、

    自言自语 [ zì yán zì yǔ ]

    释义: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 21、

    安分知足 [ ān fèn zhī zú ]

    释义: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 22、

    成竹在胸 [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释义: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23、

    安其所习 [ ān qí suǒ xí ]

    释义: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 24、

    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25、

    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释义: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 26、

    爱财舍命 [ ài cái shě mìng ]

    释义: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出处:

  • 27、

    自说自话 [ zì shuō zì huà ]

    释义:独自决定,自己说了算。自言自语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陈世龙心满意足,‘自说自话’地放下诺言:‘我五天以后来接你。’”

形容说的是自己的词语(1个)

  • 安贫知命命:命运。安于贫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